第04版:绿色城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海绵城市建设要听谁的?
北京释放城市发展新信号
历史上的三里河
小桥流水“现”前门
循环发展引领城市转型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减量发展 功能提升 结构优化
北京释放城市发展新信号

 

■编者按

多年来,“摊大饼”式的发展让很多地方患上了“大城市病”,空气污染、交通拥堵、配套服务跟不上……这样的城市化、现代化,并没有给市民带来应有的幸福感。而要寻求更有质量的发展、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就要学会做减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出炉,减量提质成为一个重要特征。这不仅包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更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加休闲绿地、升级排水防涝体系、建设海绵城市等。

东城三里河的改造,不仅为前门增添了新风景,更让居民生活质量有了切实提高,也是减量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新华社记者李斌 孔祥鑫

季小波

在首都北京,一场源于“减量发展”理念的变革,正悄然改变这座千年古都的面貌。

“北京将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实行增减挂钩、减量发展。”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近日研究讨论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突出减量发展,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3条红线。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迅速发展成一座保有古都风貌的国际化大城市,同时面临人口过多、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困扰。

治理“大城市病”,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刻不容缓。北京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要求,确定常住人口规模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在目前2921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到2020年减至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减至2760平方公里左右。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反减,标志首都发展进入新阶段,最主要特征就是减量发展,最重要任务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说。

今年1月~4月,北京市拆除违法建设1640.9万平方米,完成全年计划的41%,拆除量是去年同期的3.8倍;整治“开墙打洞”12255处,完成全年计划的76.1%;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83家,完成全年计划的56.6%。

“前门又添新风景,三里河旁好去处,水系景观穿街巷,古老河道展新颜。”伴随部分居民搬迁,古河道重修,前门草场一带发生巨变,在这里住了30多年的丁淑凤禁不住吟诗一首。

“减量发展,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变化,旨在通过功能和结构调整,实现非首都功能的减量、核心功能的增量和优化。”北京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说。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经济实现“开门红”:GDP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8%,高于去年同期7.7个百分点,金融、科技、信息服务业分别增长7.5%、8.6%、7.6%,贡献率合计达44.4%,产业结构进一步迈向“高精尖”。

“减量发展,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说,首都减量发展释放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信号:更注重质量、更宜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