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境界-人物
3上一版
 
七朵“金花”管住危险废物
邹毅:用照片定格蓝天
垃圾变成创意, 这样爱环保的小哥不要太酷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邹毅:用照片定格蓝天

 

◆本报记者张黎

邹毅身穿的红T恤上,醒目地印着“一目了然”几个字。

一目了然,是他最初每天给北京的天空拍照时,在微博上起的话题栏目名。如今,他把这4个字,申请为自己的环保公益组织名称。

“来看看这张图,你就会感受到真正的一目了然,”邹毅一边说着,一边展开手中的长卷。只见七八米的纸上,整齐地印着密密麻麻的天空照。

从2013年到2016年,这是整整4年北京天空的照片日记。

“你能看到变化吗,这4年有没有变化?”

“蓝色还是多了。”

“怎么多了,谁比谁多了。”邹毅继续追问着。

“图中很明显,蓝的比灰的多了。”

的确,从这些图片中不难看出,对比每年的天空照,蓝色逐渐取代了灰色,更多地呈现在邹毅的照片中。

“现在我讲‘一目了然’,即使走到全世界,我就拿这张图,别人一看,故事全在图里边,我什么也不需要准备,因为这东西都是我自己的。”

邹毅用1000多张照片,记录下了北京天空的蓝与灰。

▶▶关注就是一种力量

邹毅的家,在北京东三环国贸附近。早起,推开自家窗户对着北京电视台拍照,发到微博和朋友圈中,这一系列的“规定动作”,只要邹毅在北京,就几乎是一天不落。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角度、同一拍照物,同样的每日更新,不知不觉间,1000多个日夜更迭。有人说,邹毅的图片背后,涵盖了北京近5年来治理大气的每个细节。

PM2.5,这个还略显陌生的词,在2013年年初来势汹汹。

北京,窗外灰蒙蒙一片。历经了连续4天严重雾霾天气后的第二天, 1月27日起,邹毅开始给天空拍照,他把它命名为“一目了然”天天晨报,并持续在自己的微博、微信上发布。

邹毅的想法很简单,拍照,这种直观且直接的表达形式,可以让人们清楚地感受到生活和工作环境正遭受怎样严峻的变化。

那时,直观的感觉是好天气越来越少了。也是在2013年,“十一”黄金周前后,北京又遇雾霾来袭,空气污染在邹毅的照片上尽显无遗,暗淡的底色,眼前的建筑物被渐渐吞噬。

怎样才能留住蓝天,过去的天气质量状况敲响了警钟。“让公众看看我们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好的天气,去关注北京的大气治理。”

邹毅说,相比枯燥的监测数据,照片更有说服力。看到图片,你会深入到这个环境中,也能够有很好的体验感,是晴天还是雾霾,就一目了然。

在邹毅看来,关注就是一种力量。

▶▶用图片说话,就够了

第一个全年的图片记录,365天中有让人舒心的蓝,更多的,是令人心塞的灰。

翻看邹毅拍摄的照片,每个月的同一天摆放在一起,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而初夏和深秋,北京也不乏有南方及沿海地区那样让人羡慕的好天气。

对邹毅而言,日复一日的坚持,足以说明这不是他头脑一热的“行为艺术”。

“你能看到它的变化,很直观,也很客观,我们的环境出了问题,这些照片,就是样本。”邹毅说。

“图片也可以PS呀”。记者不解地问。

“因为我每天都在做,拍完照5分钟之内我就发出去了,所以这里面没有造假的意图,也没有造假的空间。而且现在每天有很多人都等着看,就变成一种习惯了。”

在邹毅的号召下,国内外多个城市的朋友们也拿起相机,开始拍摄各自城市的天空,关注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活工作环境状况。

2014年的11月,邹毅发起了一个全球“一目了然”活动,用48小时收集了全世界76个城市的天空照片,东京、温哥华、威尼斯甚至北极的图片汇聚到一起,城市颜值一览无余。

“没必要去把自己很多的感受呈现出来,用图片说话,就够了。”

邹毅认为,真实客观,目前是个稀缺产品。“我希望做到,第一真实,第二客观,第三影响力,不敢说权威,但我心里是想把我做的内容打造成一个有权威的自媒体。”

在接受采访时邹毅说,面对污染天气,责怪和“骂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要认识到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必须要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而不是习惯性地依赖政府。

如今,邹毅与北京市环保局也有紧密的互动,每个月他的月报也会给他们。

“每个人需要做出一点点改变。”这种体会邹毅感触最深。就像拍照片,当初被人称之为“每张都不入流”,但当把这些照片放在一起,所有人都会被震撼。邹毅介绍说,到了“一目了然”系列拍摄的第二年,几乎每周都有人前去拜访他,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绿色也要因人而异。它不是口号,它关注的是每个人每天的行动,是不是以绿色的标准要求自己,是不是在意了。改变,其实是从点滴开始的。”

▶▶海量照片汇成大数据

时至今日,雾霾已经变成人们心中的痛点。用邹毅的话说,“政府、企业、公民,只要一说起雾霾,反正没一个高兴的。”

邹毅还在坚持。在微博简介里,他这样总结自己的拍照行动:2013年有意思,2014年有意义,2015年有价值,2016年有影响,2017年有成果。

他所说的成果,是指坚持了4年后,海量照片汇成具有科研价值的数据库。

其实,邹毅拍摄的照片,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是1000多张,可在背后,他的拍摄多达几十万张。邹毅边说边拿出手机展示:“你看到的一天是一张,可是我一天要拍三四百张照片呢。”

早在2014年,邹毅就在微博里写道,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两位博士的留言。他们正在开展有关治理大气污染的课题研究,认为邹毅每天收集的图片信息是非常宝贵的数据,希望能够提供给他们。“这还有什么说的,一个字,给。‘一目了然’能够为北京雾霾治理派上用场,这不也是我的环保工作的最终归宿吗。”

这也提醒了邹毅,一个人的“一目了然”远远不够,应变成更多人的“一目了然”。更多人的“一目了然”是什么,叫众目睽睽。

“这些照片放在我这儿是没用的,可是贡献给科学家,就产生价值了。”在拍摄了大量照片后,邹毅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驱动,他四处奔走,与多家高校及科研团队共同开发了一个图像识别技术,即利用拍摄的图片,就可以显示空气污染状况。

软件采用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把近5年、40多万张照片数据,通过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方式进行分析、对比,最终对空气污染程度进行检测。

“它是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邹毅指出,它不解决环境问题,它是通过信息科技为环境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要把每一个手机变成传感器,要让每一个手机成为监测点,我们正努力实现这样的愿景。”

邹毅进一步解释道,随手一拍,其实微不足道,互联网技术就把这些微不足道变成大数据了,那么,公众参与就带来了大改变。公众可以随时拍,你想知道空气状况你就拍,拍完之后上传,软件就可以从无序的随意中,掌握整个空间的变化,因为每张图片背后有地理信息、有时间信息。未来,我们可以把风向、风速、湿度、温度,所有环保的数据、气象局的数据都嵌在其中,最终实现为具体的人服务。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研发、合作,都是公益性的,邹毅也没想过从中盈利。

今年4月,邹毅发起的“北京一目了然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公益组织正式审批下来,机构专注于聚焦雾霾防治,推崇“众知、众智、众志、众治”理念。这个将近20个人的团队,全职大概有六七个人,其余都是志愿者,各行各业,汇聚在一起。

“快5年了,我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拍摄,我们是在开发技术”,邹毅开玩笑般说,“我现在觉得,我和团队就是为雾霾而生的。”

软件开发如今已处在内测阶段。“技术有了,你还得接地气,不能老是说情怀,公众才不管这些,他觉得有用就好了,有用之外还得有意思。”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邹毅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拍摄队伍中来,“要让老百姓有参与感,每个人都做向雾霾宣战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贡献者,最后是分享者。”

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为4年来最低。治霾路上,许多和邹毅一样的人,依然在默默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