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绿色城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摸清环境家底 挖掘减排潜力
百年煤都洗烟尘迎绿色
图片新闻
洛阳提升城市颜值打造宜居空间
武汉园博园靠雨水自给自足
北京鼓励超低能耗建筑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汉园博园靠雨水自给自足
水处理系统设计诠释海绵城市理念
 

本报记者鄢祖海 通讯员杨海垚报道 湖北省武汉市园博园在建设中贯彻海绵城市理念,每年可节水24万吨,依靠雨水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据了解,武汉园博园内共设6个弃流池用于雨水收集,每个池的储水量达200吨。这套收集雨水的系统可将污染物复杂、污染程度高的初期雨水与后期雨水有效分离,并进行沉淀过滤,供给园区内绿地灌溉、水景、水池用水。

位于南区的灌溉泵房,相当于园区自有的自来水厂,每小时的处理能力达到100吨。前期收集的雨水在这里经过处理后,再通过9公里长的管道分流,可抵达每个展园预留的供水点。武汉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李良钰说:“通过雨水收集、循环使用,基本可以满足园区灌溉用水需求,这极大地降低了武汉园博园的养护成本。”

“今天早上刚下了一场大雨,园内多个水体依旧清澈,这是怎样做到的?”面对全国节水型城市复查专家组专家的疑问,李良钰说,奥秘就在杉杉湿地。

杉杉湿地紧邻金银湖,是园博园九大主题花园之一,水域面积6400平方米。金银湖的水为劣Ⅴ类水质,经过湿地植物初步净化后,可达到Ⅳ类水质。初步净化后的水体,在压力泵的助力下,被输送到园博园区制高点——高30米的荆山之顶。水自荆山顺势而下,经10个巨大的梯形石块,一直流入园博园北区的楚水之中。“这样的设计自然而经济,通过层层瀑布,增加了水体含氧量,也进一步改善了水质。”

楚水经过进一步处理并去除杂质后,再次被送回荆山之顶,经过小瀑布、花溪等景观重新汇入楚水,从而让水真正循环起来,成为真正的活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