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云南五县市被环保“一票否决”
真正把保护置于突出位置
强化长江水源地风险管控
女督察员的独白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正把保护置于突出位置
——上海市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行动综述
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地底是8米厚的废钢渣。
 

◆长江生态行采访组

本报记者郭薇 李曙东 蔡新华 见习记者鲁昕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634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超过2400万的常住人口。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而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生态环境也带来巨大的影响。过去那种低效、高耗的发展方式,不仅不能满足上海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不了老百姓对不断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上海这个依托长江生存和发展的城市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战略位置,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有力措施,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全社会大环保格局初步形成。

化工入园,大力整治沿江化工企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纳入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三个导向”和“四个底线”,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更具韧性的生态之城,把进一步改善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上海市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中意识到,对长江生态环境威胁最大的是那些在过去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沿江化工企业。

上海市环保局综合规划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处)副处长王强告诉记者:“上海市对工业污染的治理起步还是比较早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市开始对沿江的老旧工厂、仓库等进行搬迁整改。让沿江化工厂逐渐退出,搬迁的过程也是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升级的过程。”

上海市环保局综合规划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处)副处长汤庆合说:“当时还没有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但事实上,上海市的做法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对重化工整治的特点是以‘块’或者说‘区域’为基础来进行调整的,比如说以前的桃浦区(现在属于普陀区)重化工厂比较集中,我们就把桃浦区的重化工厂全部退出,搬迁到工业园去。化工入园后,上海市还积极推进其产业结构升级,把发展高尖端、高科技、低能耗的技术和产品,作为上海市今后工业发展的方向。现在上海市保留有104个工业区地块,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北岸。”

汤庆合告诉记者:“这几年,上海市已经逐渐把布局分散、产品低端的生产线淘汰掉了。”

化工入园后,上海市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排放和治污标准,王强说:“上海按照自己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环保规定,这些规定比国家的标准要更加严格。”上海市在国家新要求基础上,发布实施了《上海市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和《本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方案》,完成5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核发。

王强总结说:“上海市对沿江重化工的整治有这么几个核心:设立化工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工厂布局优化、管理一体化、治污标准高。”

2016年,上海市交出了完成生产总值27466.15亿元、GDP增速6.8%的成绩单。根据上海市统计,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5%,而工业增速明显降低,同时制造业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也不断下降,2015年这一数字为26.9%,2016年上半年则为26%。

三大措施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上海市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护水源地安全,可以说是上海市环保局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2010年,上海市人大专门颁布《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用以规范指导上海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上海市环保局水环境和自然生态保护处的孟智奇说:“上海市政府历来重视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的来说,市政府的工作大体分为3个层面,首先是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方面。20世纪90年代,我们建设整治了长江陈行水源地;2012年,长江青草沙水源地建设完毕;2014年建设整治了长江东风西沙水源地;2016年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源湖)建成。”

孟智奇说:“2016年底,整个上海市已经实现了集约化供水。”这样,上海市就把流域型的取水水源地,变成了相对封闭的、有预处理的类水库取水模式。

“第二个重要工作,就是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和整治工作。”孟智奇说。201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原则同意〈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划定和调整专项规范〉的批复》,确定了黄浦江上游、青草沙、陈行、崇明东风西沙水源保护区范围;2017年8月1日,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区划调整方案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

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后,为了保证保护区生态建设的顺利展开,2009年上海市建立了水源地生态补偿制度,并印发了《关于本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孟智奇说:“从2009年到2017年,上海市水源地生态补偿年度拨付资金保证了不低于15%的增长率,累计拨付资金约47.5亿元,其中,2017年拨付9.75亿元,是2009年的5倍。”

孟智奇告诉记者:“除了政府保护水源地的3项措施外,我们还开展了饮用水源的其他保护工作,例如加大执法力度、对饮用水从水源地—自来水厂—用户全程进行水质监控等等。” 孟智奇说,“经过数年努力,上海市水源一级保护区已全面完成整治,一级区内已没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2017年6月,随着松浦大桥取水口周边上海船厂等6个排污企业的清退整治,上海市全面完成了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调整关闭工作。”

全面取缔黄浦江上游浮吊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港口,繁荣的航运在蓬勃了上海经济的同时,也给长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尤其是运送危险化学物品船只一旦发生泄漏,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为大幅降低航运及过驳作业给黄浦江上游水源造成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城市安全重大隐患和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市政府将黄浦江上游浮吊整治工作列为2017年重点工作。浮吊整治工作以“依法取缔、限期遣散、属地实施”为原则,以2017年4月30日前全面遣散196艘浮吊为目标。

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明确禁止在黄浦江及其支流设置浮吊设施。对设置浮吊作业的经营人,由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法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二是遣散黄浦江上游现有浮吊设施。责令现有浮吊经营人在2017年3月20日前全部退出。对逾期不退出的,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拖离。三是切实保障全市建材市场的供应。引导砂石料运输单位调整中转运输方式。针对大砂船集中滞留、小砂船流量增加等可能出现的情况,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同时加快全市内河港区布局规划的修编和落地。2017年4月24日,最后一艘浮吊撤离上海港。上海市全面完成黄浦江上游浮吊整治工作,有力保障了黄浦江水质安全。

科学发展,推动长江生态保护

科学的环保理念和方法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保证,这是记者在上海采访中最深的感受。

这种保证首先体现在上海市政府的环保工作规划上。通过6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上海市坚持绿色发展,突出保护优先,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破除了过去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

汤庆合说:“从2000年起,上海市环保部门为落实‘五年计划’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制定本市的环保‘三年计划’,至今已经累计安排项目1415项,资金投入4000多亿元,自2005年开始,每年的环保投入占到上海市GDP3%左右。”

2017年是第六轮环保“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重点内容是加大大气和水治理的力度。根据上海市环保局统计,今年1~6月,上海市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53.9%,较2014年上升31.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占28.3%,较2014年下降33.9个百分点。

这种保证还体现在上海市治理长江生态环境的具体项目中。

在上海宝山区东部长江吴淞口,东临长江、黄浦江,背山面水,有一座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公园陆地面积约60公顷、滩涂湿地约50公顷,沿江岸线长达两公里,分为森林休闲观光区、谷地生态走廊区、荒漠景观区和滨水湿地景观区等区域,设有长江河口科技馆、贝壳剧场、矿坑花园、游船码头、体育俱乐部等场所,是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野趣与人文相映的大型公园。

记者了解到,过去这里因为长期堆放钢渣,沿江形成了大片钢渣地。宝山区环保局副局长李卫兵向记者介绍说:“公园地底下是8米厚的废钢渣。在整治这片湿地时,我们决定就在废钢渣上进行土壤覆盖,建立了这个湿地公园。我们的理念就是绝不造成二次污染。”

利用原有的长江滩涂湿地,秉持“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的理念,上海市在钢渣堆上建起了这座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公园的设计突出生态恢复及文化重建理念,不仅让原有的滩涂湿地在设计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在沿江岸线一侧利用大小生态岛的组合及潮起潮落的水位变化,营造11公顷的迷人湿地景观。公园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具备了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功能,形成上海水上门户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典型案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创建世界级生态岛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中国第三大岛,占上海陆域面积近1/5,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

2005年上海市出台的《崇明三岛总体规划》,明确了崇明现代化综合生态岛的总体定位;2010年上海市发布《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至今已完成两轮“三年行动计划”。

记者了解到,崇明岛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稳定改善,青草沙水库成为全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上海全市达到功能区目标的河道80%在崇明。2015年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到7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22.53%,稀有型滩涂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全岛湿地与农田生态系统占比均超30%,为上海市提供了约40%的生态资源和50%的生态服务功能。崇明岛成为全市空气质量最优、绿地面积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度评价。

上海市已将崇明岛作为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和21世纪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是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将建成为具有国内外引领示范效应、社会力量多方位共同参与等开放性特征,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

根据规划,到2020年崇明岛形成现代化生态岛基本框架。主要目标是: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水体、植被、土壤、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品质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30%,自然湿地保有率达到4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力争达到95%左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生态人居更加和谐,常住人口规模7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总量负增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与农业、旅游、商贸、体育、文化、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到2040年,崇明岛自然生态、人居生态和产业生态高度协调发展,成为与上海全球城市地位和功能相匹配,以绿色、人文、智慧和可持续为特征的世界级生态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