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境界-观潮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起来玩泥巴
体验非遗魅力 走近传统文化
感性冲动还是理性回归?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来玩泥巴
公众体验非遗京彩瓷制作,感受力度与温度的艺术
▲图为小学生龙雨涵在京彩瓷博物馆彩绘体验区为瓷器绘制花朵。 郭宇清摄
▲图为体验者在京彩瓷博物馆拉坯。郭宇清摄
 

◆郭宇清

京彩瓷,俗称北京仿古瓷,源于清朝,是模仿前朝名瓷品种烧制而成的瓷器。2009年,北京仿古瓷制瓷技艺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体验DIY夏令营”中,一位3岁的孩子跟随家长到京彩瓷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北京仿古瓷制瓷技艺时,孩子骨碌碌的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笔者的镜头。显然,对于仿古瓷制瓷技艺,家长比小朋友更感兴趣。不过,长大后的她也许会依稀记得,在儿时的某一天,她愉快地玩了一场泥巴,听了一些关于泥土的故事。

体验传统的技艺

一块瓷泥,一台拉坯机,一双手,只要几分钟,就能塑造出一盏茶杯、一个花瓶。让瓷泥有了生命的就是陶艺师于晓静。

“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年轻的90后陶艺师于晓静俯下身,温柔地对每一位正在体验拉坯的小朋友说道。瓷泥很有韧劲,初上手感觉软软滑滑的,随着拉坯机旋转起来,却很有力道。手上没有水,瓷泥便粘在手上,手上的水多了,又难以控制形状。

“蓝图自己去画,色彩自己去填”,于晓静喜欢给身边的每件事物都赋一首小诗。无论是古老的技艺还是雅致的诗词,她享受和这些“老物件儿”打交道的过程,并且总能有新的体悟。她归纳、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拉坯教学方法,找到最恰当的例子,帮助体验者理解制瓷拉坯的技巧。她喜欢带领大家体验拉坯的过程,觉得可以传播文化,又能对自身认识社会、提高修养有所帮助。这份智慧与淡然也是制瓷、彩绘带给她的收获。

拉坯体验区内,北京市丰台一小的龙雨涵一边有模有样地学着老师提拉瓷泥,一边和坐在一旁的父亲讨论做个什么器形。父亲想做个茶碗送给爷爷,小姑娘则想为爸爸制作一个酒杯。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自己的父亲,这或许也是孝道和敬老家风的体现。

第一次体验拉坯的高一学生温栢璋,一边修饰着自己初次尝试就成功的作品,一边向指导他的于晓静点头致意,表示很喜欢拉坯的过程,心变静了。

非遗之旅传承的已经不仅是制瓷技艺,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关于仁爱的文化内涵。这份技艺背后除了一代代匠人的精神,还蕴藏着为人处事之道,比如中庸、儒雅。

感知泥土的蜕变

烧窑区大门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京城第一窑”里正在自然冷却着刚刚烧好的作品。

“京城第一窑”早在2015年末就和公众见面了,当时从设计到建成共历时两个月。它分为低温电窑、高温电窑两部分,窑温分别可达780℃和1200℃。烧制京瓷时,温度变化需控制精确,不同的温度成就不同的窑变色彩,不同的色彩绽放出人类的智慧之花。这是古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成果。

在没有电窑的年代,这火候和温度的掌握全凭烧窑师傅的经验和感觉,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为了寄托“劳有所获”的美好愿景,过去烧窑前会举行隆重的祭祀窑神的仪式。而今科技进步,温度的控制变得相对容易,成品率提高了,祭祀窑神的仪式也随着时代变迁渐渐淡化,但那份对每件作品都寄予期望和祝愿的心却从未改变。

瓷石经粉碎等工艺加工成瓷泥,不远千里从景德镇来到北京。一团瓷泥拉至成器,要经过一周左右的晾干才能进窑,烧制8~10小时。这些历练还远远不够,它们要在窑内自然冷却到100℃以下,大约得等待30~40小时。即便技术再先进,这一步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耐心,等待时间带来的蜕变。

烧窑区对面是彩绘车间,也是赋予瓷器灵魂的地方。其中传统车间有20多位师傅,包括4位60多岁的老师傅。从桌子上摆放的半成品可以看出,师傅们正在绘制百鹿尊的图案。创新车间,年轻人多一些,他们设计、制作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口味的图案。

彩绘师傅用蘸了浓黑墨的毛笔把原件边缘都勾一遍,再用潮湿毛边纸把原版的轮廓复制下来,然后把图案拍在白胎瓷器上,最后用黑色的珠明料和红色的矾红细细地勾描。北京仿古瓷多用粉彩装饰技艺,即在烧好的白胎上先涂玻璃白的底子,再刷乳香油和煤油烧制的嫩油,然后刷颜料,并用油将其晕染出层次之后再次烧制。据了解,一件四五十厘米的作品,一个人完成大约要一个月的时间。

明亮的车间里,听着讲解员刘勇老师的讲解,望着斑斓的瓷器和窗外透进来的光斑,安静淡然,仿佛听见了时光在流淌,和瓷器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