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境界-观潮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亚文化群体的主流文化选择
《成语魔方》讲好中国故事
《寻找手艺》从“B站”逆袭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7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手艺》从“B站”逆袭

 

◆本报记者王琳琳

一部堪称“三无”——无背景、无资金、无技术的纪录片《寻找手艺》火了。

70后导演张景花了将近4年的时间,拍摄完成这部以民间手艺人为主题的纪录片,在联系13家电视台播放都无一例外地失败后,张景无奈之下将其上传到年轻人爱上的哔哩哔哩(B站)视频网站。结果迅速蹿红,一周播放量破7万,站内播放量超过50多万,远超一般纪录片。

无数观众成为传播它的“自来水”,上百人给导演张景发私信,夸他拍得真好,“慕名而来”的弹幕密密麻麻,覆盖了整个屏幕。据说一位观众在刷到第六遍的时候问张景:景大大我实在忍不住了,我想问问你下一部什么时候拍?

真诚,不套路

粗糙、不精致,是不少观众看到纪录片《寻找手艺》的第一感受。

没有酷炫的片头设计,没有丰富的多元配色,只是将“寻找手艺”四个大字用简单的黑字勾边铺陈在同样黑白为主的画面上。片尾也“质朴得感人”,打上当集拍摄对象的名字、省份就结束了,像是视频制作爱好者的初级水平。有公众号评论说,再多加两种颜色就是“如何逼死设计师朋友”系列了。

关键是,勉强被称为三位主创的导演、摄像和录音,根据导演的描述:摄影本来是个司机;录音第一次摸录音机;导演是第一次拍摄大型纪录片。就这样一个类似“草台班子”的组合,却立志走遍全国,拍出“一部伟大的纪录片”。

“草台班子”的装备也很寒酸。与传统电视台的拍摄装备,比如标配一辆吉普,后面跟一台官方的车,车上有大logo,工作人员穿马甲不同,张景他们只有一堆二手设备和一辆开了10多年的老破车。

拍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光网友发现的就不下10处,比如拍摄新疆民族乐器巴拉曼制作大师艾尔肯·吐儿尔时,旁边就出现了录音师和碍眼的设备。其他画面粗糙、构图随意等情况也成为这部片子的常态。

不过,网友却一点也不计较这部怎么也算不上“制作精良”的纪录片,而是觉得它特别“可爱”“真诚”“不套路”。

片中有一个细节被网友们反复咀嚼:团队进入新疆,由司机向摄像身份转变只有一个星期的何思庚蹦出一个想法:要拍下新疆的风。于是,他停下车来在车前安装微型摄像机,下一幕——想象中充满诗意的风在镜头中出现了,镜头外面一片苍茫。弹幕中,观众都笑疯了。

导演本人也是特别感性。到了青海,看见起起伏伏的青色麦浪,导演突然说很想自己的女儿,想念写给她的诗。然后,张景真的念了——

我在72道弯,种下层层麦浪

为的是 给你收获一颗丰硕的青稞种子

我踏遍尼洋河畔

为的是 给你寻找一枚纯真的黑色暖石

……

正是这样看似随意,实则充满真情的表达方式,让网友在欢乐之余,感受到了片子本身传递出来的安静与美好。

手艺的真谛

出发前,张景谈不出自己究竟能拍到什么,也谈不上对手艺真谛的理解。他只是想仿照经典的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拍一部《指尖上的中国》,记录那些民间的手艺人。

从废品站买回一摞比人还高的《中国国家地理》等过期杂志,结合网上的资料,张景圈出了3000多个值得拍摄的地点,最后确定下300多个备选对象。然后,找来两个“外行”充实进自己的队伍,就出发了。

一开始,拍摄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在河北曲阳和山西柳林等地,他们希望可以拍摄到石雕和桑皮纸的制作过程,但到了当地之后,却发现石雕早已实现了现代化生产,桑皮纸则已经彻底没落。

随着时间的推进,张景的拍摄才渐渐进入正轨。在黄河岸边,他们拍摄到了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在喀什附近,他们寻访到了英吉沙小刀的制作者……经过126天的外出拍摄,这支不被看好的“草台班子”,辗转23个省份,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共寻访199位手艺人,记录了144项传统手艺。

在贵州一个村落,主创团队找到了用原始方法造纸的侗族老人。因为没有销路,造纸的两位侗族老人决定在拍摄的当天将仅剩的树皮原料一次性全部用完,之后便不再从事这门手艺。在新疆,主创团队拍到了新疆人布置房间用的绣花毡制作流程。从羊毛到毯子,每个步骤都是纯手工的。一张花毡,最熟练的师傅也要耗费4个月。可是,售价只不过两三千元。这是手艺吗?这是手艺。

有人从中看到了信仰。土旦是西藏达孜著名的佛像手工制作人,掌握着锻造佛像的最高技术,手下的佛像作坊,每一件作品光成本价就在六位数以上。如果按照常人的理解,这位手艺师傅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可是土旦常常免费为很多寺庙造佛像,把赚到的报酬也捐给寺庙。

有人从中看到了修行。德格印经院里有20多位从青少年时期就制作经版的“年轻小哥”。他们长年累月地进行工作,工作的地方就是睡觉的地方。导演问一位从13岁就在庙里篆刻经文的小哥,“是不是刻得越多,工资就越高?”小哥连忙用不太利索的普通话解释:不是不是,刻的时候好好刻、慢慢刻,不好好刻的话,我们死了的时候,因为这个,害怕得很。眼神、话语里,只有清澈的信仰与敬畏。

将近200位匠人,100多项手艺,让无数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观众看到了中国手艺人的现状和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看到了原来还有这样的手艺人,还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

至于记录这些手艺的意义,张景在《寻找手艺》中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些手艺人从来不会去和别人讨论什么叫“工匠精神”,更不会和别人讨论“执着”、“文化”这些词,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

B站,纪录片推手

平实的镜头语言以及真实的人物故事和制作流程,本就已经让年轻人受到了很大触动,再加上播出平台B站的互动性和欢乐的弹幕,让《寻找手艺》这部纪录片成就了一次集体的观影体验。

无独有偶,除了《寻找手艺》,这两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重器》《五年规划》《超级工程》等一系列看似不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纪录片纷纷在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视频网站上火了。《大国工匠》的播放量是45.6万、《航拍中国》46.4万、《舌尖上的中国》88.6万、《中国通史》176.5万、《我在故宫修文物》221.5万……

虽然与诸多点击量动辄上亿的偶像剧没法比,但是对于这些人文历史地理类纪录片来说,它们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是40岁、甚至50岁以上的人群,能够在B站上拥有这么高的人气确实让人始料未及,也让很多人对这种现象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常年关注日本文化的85后媒体人告诉记者,B站起源于日本,其特色是悬浮于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观看者可以超越时空限制,构建出一种奇妙的共时性的关系,形成一种虚拟的部落式观影氛围。

在中国国内,B站成为这种特色的发扬者和集大成者,活跃用户超过1.5亿,每天视频播放量超过1亿,弹幕总量超过14亿,成为极具互动分享和二次创造的潮流文化娱乐社区。

“其实,就是好玩。”上述媒体人说。而文化评论人韩浩月则分析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B站身上很好地体现了互联网精神,具有三大特质,“分享、免费和海量”。年轻人可以第一时间分享自己对于视频的看法,收看的人也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各种交互互动便由此产生。

韩浩月说:“大家都对年轻人消费严肃题材感觉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和孩子对严肃题材都是有兴趣的,而且新一代网民比原先的一代眼界要开阔得多,对于内容的需求也多样得多。”

2016年,B站甚至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第四届“中国纪录片推动者大会”上,作为近年来的新鲜力量,获得“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称号。

一位常年在B站上观看记录片的网友说,B站只是我们看片的一种方式、一个渠道,真正关注的还是纪录片记录的那些人物与故事,那些现实中的中国。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