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要全年全员全过程
所有信息“一本账” 环境监管“一盘棋”
江苏启动第三批省级督察
国六车进入实车量产阶段
坚持生态优先 深入推进改革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形成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模式
所有信息“一本账” 环境监管“一盘棋”

 

◆本报记者陈伟

“这个厂在九龙江边上啊!”一个中学生看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兴奋地说他刚刚扫描了一个水泥厂模型上的排污许可证二维码,看到了200多公里远的这家水泥厂“原型”卫星图片。卫星图片上能清晰看到水泥厂的回转窑、生料库、熟料库,以及红色和橙色的排放口位置标识。卫星地图上方,还有这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正副本下载链接。

4月22~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上,生态环境部推出的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运用系统成果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排污许可平台

亮相首届数字中国成果展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开馆当天,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就引来参观者围观。人们惊喜地发现,通过这个大数据“云平台”,可以简单、快捷地看到自己周边都有哪些企业,排放口的位置在哪里,以怎样的形式排放哪些类型的污染物,被允许排放多少,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排放标准,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污染防治措施等。

据了解,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是以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以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相关信息资源为基础,支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现代化监管, 强化企业守法和履行环境责任,提升社会公众监督水平的排污许可信息资源“云服务”管理平台。

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保领域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也作为“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推广性的最佳实践”,平台被列入峰会的“数字中国之电子政务”展区,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并得到好评。

“四级联网”的“一库四系统”创新环境管理模式

在4月23日召开的数字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邹世英介绍说:“平台对中国的环境管理水平建设而言,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这是在环保领域首个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联网 ,实现互联网申请、政务外网审核、互联网公开统一部署的‘云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国排污单位在互联网上申报排污许可,全国环境管理部门在政务外网受理、审核、发放排污许可证,社会公众在互联网上查看许可进度、许可管理信息,并且形成了排污许可、监测、证后监管的闭环管理模式。”

据了解,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总体上面向三类用户,采用“一库四系统”架构建成,即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系统、固定污染源监管系统、排污许可信息公开系统、国家固定污染源数据库和全国固定污染源数据挖掘与应用系统,“一库四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紧密契合,共同构成了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国家固定污染源数据库逐步接入、存储、管理全国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信息、企业台账、执行报告、自行监测、在线监测,并建立统一的编码库,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数据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到监督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和比对分析,并为固定污染源的环境统计、排放清单、最佳可行技术等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数据来源,形成固定污染源信息“一本账”、全国固定污染源管理“一盘棋”。

精简高效管理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便利

据了解,一年多以来,各级环保部门通过排污许可平台已经给全国火电、造纸、钢铁、水泥等十多个排污行业的数万家企业发放了排污许可证,将数十万个排放口纳入了监管范围,实现了简便、精确、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更是精准打击了无证排污和违证排污行为,为守法企业维护了公平的市场环境。

据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齐硕博士介绍,排污许可平台还实现了与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环境保护税)的对接,在平台登记的企业基本信息、许可信息自动汇入税收系统,为企业缴纳环境保护税、核实实际排放量提供了方便。

同时,平台还提供排污许可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公开服务:从申请前信息公开,到核发后许可信息公开、监测记录、执行报告、监督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公开内容自动发布,为推动企业守法、部门联动、社会监督提供条件。

目前,有不少群众已经开始利用这个平台,对身边的排污企业进行了解和监督,通过扫一扫二维码来了解企业污染排放信息。

随着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推进,更多的排污行业将逐渐纳入排污许可平台管理,按照《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将会实现对所有排污行业的全覆盖。

新闻链接

京津冀空气质量

预报业务系统获奖

四年多来已累计提供

信息1600余期

本报记者陈伟福州报道 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为主题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近日举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系统”荣获数字中国建设年度最佳实践成果奖。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工程师朱莉莉介绍说,预报业务系统整合了空气质量预报作业过程中需要参考的污染源、大气监测、气象等综合信息。接入全国1436个空气自动站常规6项污染物监测数据,并实现准实时同化。预报业务系统采用NAQPMS、CMAQ、CMAX、WRF-chem等4种数值模式,预报未来7天PM2.5、臭氧等多种大气组分的浓度小时变化,并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实现预报结果优选。同时,具备减排决策情景模拟、成效快速评估、污染物前后向轨迹和污染来源追因分析等功能。

据悉,预报中心自2013年10月正式开展区域空气质量业务预报以来,已累计向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预报信息1600余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