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纵深推进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家风故事”有奖征文启事
以十九大精神指引监测事业发展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支撑基础不断牢固
积极主动争做建设美丽中国行动者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8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纵深推进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文传浩 许芯萍 铁燕 孔芳霞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域范围覆盖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利水电开发重点区、多省市交接区等,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域范围覆盖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利水电开发重点区、多省市交接区等,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当前,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存在这样几方面问题:一是流域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流域治理存在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全流域一体化管理协调机制及中长期规划尚不健全。二是干支流部分断面水环境问题突出,工业磷排放及农业网箱养鱼面积扩大,严重影响乌江流域水质。三是乌江流域范围覆盖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及滇桂黔石漠化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深度贫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有待攻克,生态脆弱亟待解决。

纵深推进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于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及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流域治理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乌江全流域生态治理委员会,以贵州、重庆为主体,并将贵州、重庆、湖北、云南四省连在一起,实现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统筹流域治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制定《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乌江流域生态整治工作方案》等战略规划,促进各地土地利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规融合,践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

第二,严把乌江流域战略环评、规划环评、政策环评关,进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严把战略环评关,从环境评价扩展到生态评价,重视对产业园区(尤其是乌江流域重点工业园区)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同时健全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严把规划环评关,在分析乌江流域范围环境资源需求的基础上,限定乌江流域范围污水排放总量,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并及时有效地介入政策和规划决策。严把政策环评关,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为解决乌江流域突出环境问题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推动乌江流域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流域园区联动化发展,实现生产系统循环链接。将乌江流域相对零散的工业企业,按照产业联系、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因素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形成新的工业集聚群。鼓励园区内部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分类循环利用,加强园区内部企业联系。建立乌江流域工业园区大数据平台,实现整个流域上中下游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建立沿江隔离带,开展流域拦污截污工程,重点治理乌江流域总磷超标问题,减少流域水污染对民众生活的不利影响。

第四,创建乌江流域绿色扶贫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国家级先行试验区,将全域旅游与全域扶贫、流域扶贫相结合,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乌江流域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分布集中,依托其旅游资源发展自然生态游、避暑休闲游、红色文化游、多产观光游等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全域旅游。合理开发武隆、酉阳、彭水、黔江、石柱等贫困地区高质且集中的旅游资源,推动全域旅游与就业扶贫、创业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科教扶贫、金融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有效融合,以全域旅游为抓手解决流域贫困问题。

第五,探索建立乌江流域“五维一体”的生态补偿试验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要按照扶贫区域所在的主体功能区类型,实行差异化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加大对承担生态涵养和保护功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要按照扶贫区域所在的流域地理空间区位实行上下游、干支流双向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侧重对上游扶贫区域和支流扶贫区域的补偿。要按照扶贫产业的性质,建立绿色扶贫正面产业清单的补偿机制和扶贫负面产业清单的产业生态补偿机制。要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包含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垂直生态补偿机制。要把流域内水电企业利润按一定比例纳入绿色扶贫资金源头,建立永续生态补偿机制。

第六,搭建绿色发展政产学研用的地方性流域智库,推动建立乌江流域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开展乌江流域绿色发展论坛,探讨乌江流域与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乌江特色经济走廊全域旅游发展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成立旨在促进乌江流域绿色发展学术交流、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并进行科普宣传的专业委员会,打造专业协同平台。建立乌江全流域绿色公益网站,拓宽宣传渠道。政府、高校、智库机构、企业等多方协作,联合建立乌江流域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共享特色大数据库。启动一批绿色科研工程,研究乌江流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乌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文传浩、许芯萍、孔芳霞,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铁燕,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