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守护一江清水永续北送
共建洞庭湖“新江湖关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0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建洞庭湖“新江湖关系”
——长江中心洞庭湖片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研究工作纪实
郴州三十六湾
常德驻点启动会
株洲驻点组调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岳阳地区水样采集。
 

关注1

深入一线,追根溯源、诊断病因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南汇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北纳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三口分泄的长江洪水,东接汨罗江和新墙河水,由城陵矶注入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通江湖泊,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水源地、湿地和农副渔业生产基地,在保障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航运安全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长江的保护非常重要,素有“长江之肾”之称。洞庭湖片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工作涵盖洞庭湖流域常德、益阳、娄底、郴州、株洲、岳阳6个重要城市,长江在片区内总长163公里。

片区驻点城市以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要求为出发点,以国家、地方的需求为核心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研究工作。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及各驻点城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全力支持下,长江中心洞庭湖片区课题及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在驻点伊始就对片区内典型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初步的问题诊断:

第一,洞庭湖片区流域环境污染问题复杂,多种污染类型并存,污染物来源、污染物总量、污染源贡献不清,缺乏污染物清单;特征污染物磷、重金属空间分布、成因不明,水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缺失;

第二,上游城市环境问题各异且突出,常德市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总磷),岳阳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黑臭水体问题和农业面源污染,水体锑污染、磷污染等是娄底市重点污染源及风险源,株洲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重金属及残余有机污染物)、农业点、面源污染,郴州市重金属(砷、铅、锌、镉、铜、锑)污染风险高;

第三,上游四水-洞庭湖-长江在水质水量上互为盈缺,互相制约洞庭湖片区的水环境质量,水环境整治不仅需要统筹陆域-水域污染物的削减和控制,还需要综合考虑上下游江湖关系。

关注2

以总磷和重金属问题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

片区课题组及各驻点城市工作组与相关政府及部门建立了高效的沟通机制,并对片区和各驻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目前已完成基础环境资料和污染源数据收集,编制了各驻点城市的污染源清单,针对片区及各驻点城市具体环境问题提供了针对性技术支撑和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在总磷污染源解析方面,目前已初步完成各驻点城市总磷污染源调查及解析,提出洞庭湖磷的主要贡献源为农业源,尤其是畜禽养殖,并针对涉磷企业编制了详细的工业源磷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针对总磷的农业源和面源污染问题,以典型流域(西毛里湖、华容东湖、渌水株洲段)为代表,制定了因地制宜的针对性技术方案。

此外,针对片区农业源总磷控制技术推广不足的问题,开发了基于农业有机废弃物肠道式仿生资源化利用新技术,集成构建了适用于湖南本地特征的农村氮磷污染“种养平衡”生态治理技术体系。针对农业源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欠缺的问题,为了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管和参考体系,结合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源调查与解析成果,编制了两项地方急需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针对片区典型的重金属问题,片区及各驻点城市工作组在课题开始阶段就制定了以锑为代表剖析区域典型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工作思路。在驻点工作开展过程中,以益阳、娄底和郴州3市为重点,围绕锑、砷等重金属,评价了流域水体污染现状及风险水平。

为进一步明确区域重金属污染源贡献,工作组以资江娄底段为攻关重点,系统解析了锑污染来源:历史遗留的锡矿山等上游输入性污染物导致的底泥锑含量及水体背景值较高是根本问题,而多重人为因素(矿井涌水、废渣堆存等)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此,工作组首先明确了重金属的重点控制单元,制定了污染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控总体技术方案,如甘溪河-陶家河流域遗留废渣处置和生态修复方案,下一步将在控制单元基础上编制片区整体方案。

此外,基于“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思路,建议建立流域尺度重金属污染管控和预警平台,将水质监测站地理位置与相关污染企业地理位置进行关联匹配后,形成污染预警响应机制,实现对污染源及时发现、及时调查、及时应对,在污染扩散前提前治理,目前正于娄底进行工作试点。

围绕洞庭湖复杂的江湖关系,片区工作组开展了江湖关系变化对湖泊水文情势影响的研究,发现湖泊水位和水动力目前主要受流域支流径流影响,而长江径流影响减弱。工作组综合近30年观测资料,发现洞庭湖水体营养状态指数呈上升趋势。进一步从总磷的角度来看,由于上游闸坝的影响,长江入洞庭湖的输水量和输沙量大量减少,洞庭湖磷磷交换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由大量输入转变为极缓慢输出,初步形成了总磷交换的新江湖关系,长江径流输水量的减少降低了洞庭湖的水动力循环条件,使得湖泊水力停留时间增加,流水趋向于静水,加之洞庭湖此前多年累积的大量磷本底值,使得洞庭湖富营养化风险增加。

关注3

编制洞庭湖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协调方案,进一步明确洞庭湖“新江湖关系”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要求,洞庭湖片区确定了以解决地方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思路,与各级政府紧密结合。各驻点城市工作组首先明确了水污染监测治理所需要的数据要素,通过整合各类数据信息,形成了数据库入库总表,建立了城市环境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片区污染源分布情况,建立起“水质监测-污染预警-提前治理”的工作链条。

围绕6个驻点城市、入湖“四水”和洞庭湖,片区课题组主持单位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新性地提出了“紧抓‘六个点、四条线、一个面’,协调上中下游水环境综合整治,构建洞庭湖新江湖关系”的洞庭湖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协调方案编制思路:针对区域内的共性问题——农业面源氮磷污染、重金属入河点源等,开展区域联动,上游控源减量,下游提标强化;针对片区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优先控制单元,提出防治重点,提升见效能力。在此指导思想下,围绕洞庭湖片区水质提升、总磷及重金属去除等主要目标,以水质改善、污染防治和生态功能恢复为梯次核心,下一步将继续对整个片区一期收集的污染源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将已编制的生态环境问题方案进一步整合和提炼,形成从上游诸河-湖区-长江的全过程全流域综合整治方案和“一市一策”的重点区域污染治理优化方案,有助于从技术层面支撑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生态用水需求的基本保障、生态环境风险的有效遏制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服务于长江水质及水生态的综合改善。 童克难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