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明样板
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
不断提升供暖清洁化水平
内蒙古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小螺栓”抢下大订单
“爬高上低”核查排口
云南印发长江流域(云南段)总磷污染控制方案
静乐县为啥有几百家造林合作社?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乐县为啥有几百家造林合作社?

 

◆江虹霖 王璟

“砰!砰!砰!”一锨土,又一锨土,李存亮的铁锨与黄土的撞击声有规律地响起。他又来种树了,这是他种树的第27个年头。李存亮是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的一名普通村民。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的重要流经县域,静乐县承担着“一泓清水入黄河”的重任。

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静乐县对汾河的保护与发展。静乐县国土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7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3%,年平均侵蚀模数为4167吨/平方公里。曾经李存亮和村民们想都不敢想,这里有一天能被称为“太原后花园”,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34.52%。

改变源自2016年。这一年,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两场“战役”在静乐县同时打响。

车辆驶入静乐县黄金山万亩生态经济林,以油松、樟子松、辽东栎为主的生态林与以山桃、山杏、沙棘为主的经济林有序分布。当地人说,这以前就是一座黄土山。

静乐县林业局李跃平告诉记者,为了治理水土流失,静乐县投资26亿元实施汾河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荒山造林是其中的关键举措。

这是一场“全民战役”。静乐县完成汾河上游两岸荒山造林绿化30万亩,累计新增造林面积62.15万亩、封山育林8.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0万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100余万株,建设园林村28个,完成通道绿化228公里。

通过植树造林,静乐县林草覆盖率每年提升两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3%以上。植树造林在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22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3%,汾河河西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催生了造林专业合作社。在静乐县,造林专业合作社有几百家,他们承接造林项目,进行种植和后期管护。村民们种树,每天可以获得至少100元的报酬。“现在工钱又涨了,每天200元。勤快能干的每年能赚3万元—5万元,少的也有两万元。”李存亮笑着告诉记者。

除了种树带来收益,经济林也不断惠及当地百姓。村民们可以上山自由采摘经济林的果实,比如沙棘,一位正常的劳动力通过卖沙棘果,每天可赚300元—400元。

自2017年以来,静乐县不断探索走生态扶贫的路子,每年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生态扶贫和生态建设示范点,黄金山万亩生态经济林便是其中之一。

荒山不复存在,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静乐县不再是原来那个偏居一隅、无人问津的小县城。生态环境的改善赋予其发展农旅融合服务业的优势。静乐县以汾河生态旅游为载体,以农耕文化为内核,在汾河沿线打造乡村旅游业态集群,形成了以假日经济、庭院经济和休闲游经济为一体的“生态农旅”发展模式。特色小镇、庭院经济、农家乐、垂钓、采摘园等,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全流域3个乡镇18个村的脱贫增收,受益人口近万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