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绿色城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上海生态弹性为何偏弱?
突然暴增的自行车何处安放?
为何要建设弹性城市?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8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生态弹性为何偏弱?
城市规模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强烈干扰,大量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消失
 

◆本报记者 蔡新华 见习记者 刘静 实习记者 梁承宇

“上海市近10年来城市弹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经济弹性和基础设施表现较好,但生态弹性得分最低。”上海市社科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冯琦指出,这反映出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干扰,削弱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蓄能力。

周冯琦说:“在高强度城市开发的背景下,上海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变弱,城市排水设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高密度城区弹性化改造更新难度大。同时,弹性城市建设也面临技术支撑不足等因素的挑战。”

上海弹性指数呈总体上升趋势

应对环境风险冲击能力增强,但生态弹性表现较弱

周冯琦表示,上海市近10年城市弹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这反映了上海城市弹性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城市应对各种环境风险冲击的能力有所增强。

具体而言,上海在经济弹性、生态弹性、社会弹性、基础设施和城市治理等五大领域中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别,经济弹性和基础设施在五个评价领域中较为领先。

在经济弹性方面,2014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达到64.8%,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比超过了20%,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在第一位,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有很大改善,大大提高了上海经济系统对外界变化的消化吸收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2014年上海市排水管道密度为3.31千米/平方公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88万吨/日,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76.8%,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电力、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城市应对突发性环境风险的能力。

在上海城市弹性发展的各领域中,生态弹性的表现相对较弱,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上海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上海市建成区面积占比为15.8%,比2005年增加了22.5%,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侵蚀增加,整体上削弱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

虽然人工生态系统建设也在同期进行,如上海人工湿地面积近10年增加了约18倍,2014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达到38.43%和13.53%,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人工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自然生态系统尚存在不小差异,城市生态系统应对环境风险冲击、并保持其结构和服务功能的能力受到削弱。

弹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挑战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变弱、城市排水设施跟不上发展、高密度城区弹性化改造更新难度大、技术支撑不足

要看到成绩,同样不能忽视挑战。据周冯琦介绍,上海弹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挑战。

首先,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变弱。近30年来,上海经历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大规模的林地、绿地、湿地、耕地用地类型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消失。

2015年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自然湿地面积比第一次湿地调查时减少了5.05万公顷,下降率为15.8%。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生态系统的应变弹性丧失。虽然人工生态系统建设力度不断增加,但其调节能力相对有限,而且城市绿化建设用地日趋紧张,未来能发挥的调节和吸纳能力有限。

其次,城市排水设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上海防汛排水设施建设尚不平衡,易涝地区排水能力不足。中心城区发生暴雨内涝的风险大大高于郊区,而中心城区等易涝地区按照现行标准建设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排水设施的更新难度非常大。城市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理念滞后,体现在对雨水的管理侧重于末端快速排放,缺乏对雨水进行源头减少和资源化管理的规划和实践。低影响开发模式、海绵城市、弹性城市等可持续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还没有广泛形成和应用。

再次,高密度城区弹性化改造更新难度大。目前,上海的地下空间建设面积占中心城区面积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对已建城市地表和地下空间进行弹性化改造和更新的难度很大。此外,已建成高密度城区的弹性化改造和更新涉及到不同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会面临单位和个人对相关改造、拆迁的理解、支持和协调等难题,对城市更新的制度安排和创新提出挑战。

最后,弹性城市建设技术支撑不足。弹性城市建设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和实践探索都刚刚起步,有限的经验和技术也多为借鉴国外有关城市建设弹性城市的实践案例。由于每个城市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气象特征等因素都有很大差异,不同城市的建设目标有很大差别,这也决定了弹性城市建设技术具有显著的地方独特性,国外相关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国内实际应用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合理地选择适合本地基础条件的技术,成为上海弹性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

增强城市弹性从何入手?

与循环水管理结合,形成独特试点经验

针对进一步推进上海弹性城市建设的问题,《报告》主编助理程进建议,要从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入手,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依然不能适应弹性城市建设需要。

程进认为,要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首先要提升全社会对弹性城市的认识。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融入弹性城市理念,形成城市水政策框架,并将其渗透到城市各个环节中。还要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弹性城市建设沟通平台,搭建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和街道社区之间的桥梁。同时,加强对城市居民、街道社区与从业人员的宣传与培训,扩大参与面,使其认识到弹性城市不单单是技术问题,更是水管理的变革。

此外,还要注重温室气体控制和弹性城市建设协同。这需要在新建的弹性城市项目中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选用本地物种增加碳汇,减少用水需求和废水中的有机质含量,测算不同技术方案的温室气体效应来指导弹性城市方案的确定等。

相关部门还应及时推出弹性城市建设指南、标准和辅助工具,引领弹性城市建设。为促进弹性城市规范化发展,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出台了行动指南、技术标准、最佳管理实践指南以及评估弹性城市设计方法等。因此,上海应从编制弹性城市项目流程管理指南着手,开发基于本地水文基础的雨洪管理软件,用以辅助弹性城市建设,完善弹性城市建设方案。

《报告》中提出,应将弹性城市与循环水管理结合。“我国的弹性城市以雨水管理为对象,未将灰水、黑水等循环水利用纳入其中。但从城市水循环系统整体看,灰水、黑水的循环使用对增强城市弹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上海应将弹性城市与循环水管理结合,形成独特的试点经验。”程进说。

■名词解释

所谓弹性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城市在发生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不可预见因素影响时,能有效应对、及时恢复,基本保持城市正常运转。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编写的《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首次运用弹性城市这一概念对上海的城市绿色发展进行实证分析。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