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境界-人物
3上一版
 
盯住“潘多拉盒子”的守护神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每天都像在打仗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7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天都像在打仗
——记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质量预报员潘锦秀
 

◆本报通讯员褚宏芍

“13日左右,我们预测16日~21日会有一个空气重污染过程,21日以后会解除。没想到,这一切都一一应验,真是太神奇了!”即便自己已经是个“业内人士”,回忆起2016年12月那次红色预警,潘锦秀依旧颇为自豪。

2016年8月,潘锦秀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毕业,考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成为大气室一名普通的空气质量预报员。

在这个被她称作“神奇的岗位”上,短短一年多,她不仅工作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还收获了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彩蛋”。

第一次值班——

一整晚都忐忑不安

才入职没不久,潘锦秀就赶上了雾霾频发的多事之秋。

2016年10月以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北京市发布了3次蓝警、4次黄警、3次橙警、1次红警。虽然这样的结果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但对于潘锦秀来说,却是迅速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

北京的空气质量监测工作起步早、发展快,潘锦秀所在的大气室更是藏龙卧虎,聚集着一批拥有十几年监测经验的业界翘楚。“刚开始,我是跟着有经验的预报员进行预报值班,学习值班流程,积累实战经验。”

每天下午3点,几名预报员都会聚在一起,进行空气质量的预报会商。大家各抒己见,集体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结论。每次会商,潘锦秀都会参加,并且参与讨论,为的就是锻炼自己形成自主判断的能力。

“空气质量的预报过程非常严谨,除了系统自动生成的结果外,为保障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还需要进行人工的主观判断。”潘锦秀说,人工判断主要依据气象模型和污染物监测数据。一般来说,一定时期的污染物监测数据变化不是很大,但气象条件则不然。“气象条件有相似,却没有完全一致的相同。规律固然重要,但尽快形成自主判断的能力更重要。”

为此,每一次会商,潘锦秀都尝试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并把与同事们的差别牢记于心。第二天,再用当天的空气质量检验自己的预报结果,反复分析总结,不断思考摸索。

一转眼,2016年12月11号,潘锦秀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值班。在此之前,大家推测近期会有一次污染过程,但尚不确定。所以值班的头一天,潘锦秀一整晚都忐忑不安,不断通过下载的APP跟踪污染物数据。

第二天早上7点,潘锦秀发现污染物浓度突然攀升,赶紧跑到办公室,抓紧监测、分析,并把相关数据按照值班要求,上报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那天中午,北京市发布了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看到手机中接收到的预警信息,潘锦秀由衷地感到自豪。

第一次参与“大仗”——

压力激发“嗜战”本性

潘锦秀出生于山清水秀的安徽,看似柔弱的女孩子,却带有一股“嗜战”的英气。

她说,来到监测中心后,每天都像在打仗,与学校里的纸上谈兵相比,像这样每天紧锣密鼓的工作,真是既紧张又期待。

去年12月那次空气污染红色预警,让潘锦秀意识到,原来以前遇到的都是“小仗”,这才是真正的“大仗”。短短6天内,各级领导接连来到监测中心指挥调度,各路媒体采访接踵而至,@北京环境监测微博从原有的每天发布6次增加到16次。

那几天,潘锦秀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资料,准备微博发布内容和采访资料。

“真的很紧张,每天都像在打仗,我们是全员出动,全员参战。”看到比自己早入职3年的同事程念亮,既要准备给市长汇报的PPT,又要接受采访,双向作战还能临阵不乱、从容不迫,佩服之余她也感到了自身的差距。“如何在压力下负重前行,也是我们这个职业应该具备的素养。”

2017年6月,潘锦秀被单位推荐报名参加了第十六届首都环保青年学术演讲比赛。正好那段时间,单位的高精度监测设备开始投入使用。于是她独辟蹊径,以“最后一公里环保小设备助力北京蓝”为题参加了比赛,介绍环境监测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精细到3公里级别的空气质量监测趋势网。

最终潘锦秀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由她撰写的论文《北京冬奥会同期空气污染数值模拟》,也作为《环境科学研究》期刊7月的封面文章发表。

第一次接受采访——

科普宣传需要“二次翻译”

不论是入职不久的潘锦秀,还是那些拥有十几年经验的老预报员,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对公众诉说的强烈渴望。这种诉说,不是表彰自己多辛苦多累,也不是抱怨自己多委屈多不易,而是想把科学、专业的监测与预报结果通过通俗化的演绎传达给公众,让公众了解掌握第一手的环保信息。

如今已经深谙采访之道的潘锦秀,回想起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经历,心里还会有些发麻。她清楚地记得,那是2017年1月2日,由她向记者介绍最近的空气质量情况,为此她紧张地准备了一个晚上。

虽然好多专业知识潘锦秀都烂熟于心,但如果要传达给公众,还需要通俗化的“二次翻译”。“像‘高压’、‘低压’这样的术语,我就必须从有没有风、扩散条件这方面解释。”潘锦秀说,这种转化要把握好专业性与通俗化之间的“度”。

“其实也没有人专门教过我,只不过看同事们接受采访多了,自然就无师自通了。”

值班的时候,每天除了要完成数据监测、空气质量预报等20项值班内容外,还要负责接听市民打来的电话。潘锦秀说,有些问题能明显感觉到公众的认真和急切,但也有些问题在专业人士看来,应该属于常识问题,可对公众而言,还处于空白地带。这更让潘锦秀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做好相应的科普和宣传。

为此,监测中心也梳理总结出了100个关于空气质量方面的问题,并以通俗化的语言作答,发布在网上。

如今的潘锦秀,已经成为同学朋友眼中“移动的空气质量预报员”。“那些师兄师姐周末想带孩子出去玩,都会打电话询问空气质量怎么样。”言语中,潘锦秀有种说不出的自豪和骄傲。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