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境界-观潮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科教片要用创新突破老套路
重个性讲理性有内涵
“穷家富路”恐非低碳旅游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等了一天,没有一位观众买票观看
科教片要用创新突破老套路

 

◆本报记者王琳琳

上海科技馆高级工程师杨波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尴尬的场面:在某省会城市的科技馆内,他想调查馆内科普影院的运营情况,然而等了一天,竟然没有一位观众买票观看。

这并不是个案。2016年,上海科技馆在某基金的支持下,对全国的科普场馆影院运营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这份调查结果,如果把全国的科普场馆影院分成三类,那么,运营最好的一类数量也就一两家,放映一场影片的成本约12元,可以通过售票盈利;运营次之的数量为全国的一半,放映一场影片的成本50元左右,需要国家予以适当补贴;剩下的则是第三类,运营情况相当不乐观,平时基本不放映影片,放映一场的成本约为500元,没有多少受众。

9月底,在第五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科技电影创作”主题创作沙龙上,杨波分享了这个调查,内容和结论引起了在场数十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制作人的共鸣。“目前,科教影片真的不太火。”杨波说。

失落的辉煌

“曾经,科教片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曾经,科教片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据媒体报道,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电影院正片放映前,总会有一段10分钟左右的“加片”——科教片。在那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里,这些科教片是人们了解科学知识、历史人文的重要窗口。在战后全球范围内科学教育浪潮的背景下,它们既沿袭了苏联科教片传统,也结合了中国电影人在匮乏条件下的聪明才智。

随着电视媒介的兴起,电影市场开始逐渐没落,“依附”电影市场存在的纪录片和科教片,也随之走向下坡路。纪录片和科教片退出电影院线成为必然,并逐渐向电视靠拢。

科教片的电视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教片低迷的状态。1997年和1998年,中央电视台相继创办“科技博览”栏目和“走近科学”栏目。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正式成立科教频道,并打造出“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等优秀栏目,成为我国科教电视节目的领头羊。

然而,由于注重科学性、实用性,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科教节目形式较为单一,与注重表现力和吸引力的电视艺术南辕北辙,有的甚至接近枯燥、呆板、乏味,并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收视率长期萎靡。著有《中国科教电影史》的同济大学教授赵惠康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995年到2000年,基本各大小电视台科学节目都做不下去了,因为没有收视率。上海纪实频道勉强可以存活,因为上海纪实频道收视率不在考核之内。

在这种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科教片的重要生产者——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生命终止于1990年代的改革洪流之中。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也在2010年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合并,成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自此,传统意义上的科教电影数量越来越少了。目前,科教片播放的最大平台就是各地的科技馆。

多重的挑战

从资金,到内容,到载体

从电视播放的科教片来看,科教片的题材非常广泛,从宇宙天体到微生物、电子原子,从考古到最尖端的科学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一方面,科教片是宣传自然与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科教片既能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又能够服务社会。

“科教片像是‘老师’,传道授业,但是由于内容策划上的不足以及优良技术的缺失,科教片自身有很多不足。”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石磊说。

在石磊看来,目前很多科教片还停留在“我说你听”这样向观众灌输科学知识的形式,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观众不感兴趣。而且很多科教片拍摄者并非真正了解某一种科学知识,拍出来的科教片并不能专业透彻。

“科教片的发展,需要市场的支持和观众的喜爱。” 中央新影集团总裁助理、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张力说,“我们不希望,我们的科教影视只停留在科技馆、博物馆或者是主题公园里面,影响力毕竟还是有限。”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科普片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和空间。传统媒体形式,如电视、科技馆等,受播放时间和信号成像技术的限制,使得科教片在传播过程中时效性较差,操作过程繁琐,降低了科普效率和科普质量。而新媒体,如移动互联网络、手机等可以及时向公众更新科教内容,让公众随时随地进行浏览与学习。为了适应传播形式的发展,很多科技馆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都开发了手机APP。

但是,在中央新影集团总裁助理、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张力看来,APP开发出来,并不值得自喜,还要看这些APP是国家支持的,还是市场观众点击支持的。

“互联网受众的年龄普遍年轻化,而且互动是交互的,如何让受众自主地选择接受并观看科教片,是受众面越来越窄的科教片需要直面的挑战。”张力说。

另外,作为很多科教片工作者的梦想,让科教片回归电影院播放的回归之路,走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目前,我国通过院线渠道放映的影片,院线在和制片单位分账时,是按拷贝的每分钟30~50元来计算的。而一部科教片,短则十来分钟,长则一个小时不到,只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收入,这对于一部好的科教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投入来说,其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

应该怎么做?

“不是观众不爱看,而是我们没有致力于让观众知道,让观众读懂和欣赏。”

在张力看来,科教片要想取得大发展,内容比形式重要,“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关键还是内容。技术只是手法,是载体。科教片应该走出技术,更加具有科学精神,关注更加广泛的科学概念。”

美国DISCOVERY频道对自己所拍摄的科学节目,不叫科教片,也不叫纪录片,而是称为“非虚构娱乐节目”。去年大火的综艺节目《跟着贝尔去旅行》,也是科教片形式的一种,主题是野外求生,但是在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也教人们获取如何认识自然、如何在自然中获得生命、如何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知识。

“作为科教电视节目,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应当是第一位的,应以内容为王。这并不是说一味地用高深的学术理论来传递科学知识,而是内容要贴近生活,要真正地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并与受众站在平等角度,采用通俗易懂、有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张力说。

他强调,科教片从业者应该寻找观众的兴趣点,顺着他们的兴趣引导,并根据观众的需要,把科学融进去。

在杨波看来,调动和发挥科技馆的积极性,也是帮助科教片走近公众的有效途径之一。

2007年,上海科技馆参与投资了国际科普大片《宇宙大碰撞》的拍摄。影片宣传期间,上海科技馆从参与主制作的美国片方处要来了相关资料,组建了专门的宣传队伍。据杨波介绍,他们制定了3轮的宣传计划,每一轮的宣传内容都由专人翻译好后,请专家审定,力求专业知识的通俗化表达。在传播渠道上,上海科技馆利用与上海电视台的合作关系,在上映前在电视媒介上连续播放《宇宙大碰撞》的预告片,同时,在上海的广播、报纸等媒介上,也连续进行宣传。

通过精心的准备,杨波他们的每一拨宣传,都能做到亮点频出,吸引了很多上海民众的关注。结果,《宇宙大碰撞》正式上映的时候,连续3个月,每天都爆满,有时,还要加时放映。

“这种受欢迎程度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所以,对于很多科教片来说,不是观众不爱看,而是我们没有致力于让观众知道,让观众读懂与欣赏。”杨波说。

■《变暖的地球》

影片是“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得主,也是关于地球变暖的大型科普电影。它从地球变暖的现象、成因、解决途径等角度,探究了这个全球重大问题。

影片从策划到完成,历时3年多,克服了在极地、高原、远海、荒漠、台风、冰雪等恶劣条件下的拍摄困难,动用了逐格、高速、水下等多种特殊摄影手段,真实表现出地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和人类的应对行动。

影片不仅普及了气候变化的知识,而且展示了中国的负责任行动,并号召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全片采用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述评结合,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关推荐

■《月球探秘》

《月球探秘》通过电脑三维技术展示月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讲述它与地球的区别、它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和帮助,以及人类如何利用月球发展自己。此片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出品。

影片全长50分钟,有25分钟的纯电脑特效画面,10分钟左右的实拍镜头+特效镜头的画面,展现了种种壮观的景象,如陨石撞击月球的过程、未来人类的宇宙飞船等。影片还融入了对中国古代月球文化的探讨。如在《易经》中,先讲古代天文学家对月球的观察,再讲月球起源和古代的月球文化,融通呈现宗教、民俗、绘画、诗词中所有与月球有关的内涵。

■《星空音乐会》

《星空音乐会》天文科普片是一部球幕影院专用的数字片。它以星座知识、宇宙、星系、星云以及恒星的诞生、演化乃至死亡和新生的相关天文学画面为支撑,让观众在享受优美动听的旋律同时,一睹壮丽宇宙、灿烂星空的绚烂景象。

影片采取“星空音乐会”的形式,用音乐叙事代替说教,呈现星空和天文现象的壮丽宏大,引发观众对宇宙和星空的兴趣。片中的15首原创星座歌曲,由专业歌手演唱。各星座不但唱出了自身的特点,还和同一季节的其他星座有着一定的互动,使得“同台”的星座间产生了一定的情节关联,便于辨认和记忆。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