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牢记使命,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从“理念”到“现实”跨越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牢记使命,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圳市大鹏新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纪实
大鹏新区召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及环保专项工作汇报会议。
东涌 周洋摄
潜爱大鹏
 

深圳市大鹏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与惠州接壤,遥望香港新界。海陆域总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0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3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6%左右,是深圳市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环境质量最优的地区。大鹏新区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要求,高擎全面深化改革大旗,结合当地实际,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大胆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新制度、新体制、新机制,着力构建产权清晰、激励有效、监管严格、参与多元的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厘清思路、找准路径,打了一场漂亮的改革之仗,交上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

反映到环境质量上,2016年,大鹏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建区之初的90.2%提升至98.6%,PM2.5年均浓度由34μg/m3下降至23μg/m3。2017年1~8月PM2.5平均浓度22μg/m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1,继续保持深圳第一;主要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6个监测点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比例由建区时的50%提升至100%;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71%;绿色生态用地总面积较建区初增加4.24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8.28平方米,远高于深圳市16.91的平均水平;人工种植珊瑚近万株,投放珊瑚礁49座,海洋生物密度和多样性显著提升。

大鹏半岛承载着深圳的“绿色梦想”,大鹏新区肩负着为生态文明建设破题探路的历史使命。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在近期召开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上明确指出:当前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二是体制机制创新。他要求新区各级部门要集中力量,聚力攻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性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突出特色,统筹推进

改革举措有常规有创新:既对标国家总体改革积极落实,又结合大鹏实际大胆创新,最终形成40项“接地气”的改革举措

大鹏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重点攻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能得到多个试点的机会,既得益于大鹏先天资源禀赋的优势,也得益于大鹏人的主动作为,勇于担当。

先行一步的大鹏新区在2014年就被深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牵头编制的《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成为深圳市唯一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的区级改革方案。此方案推出六个方面共34项重点改革举措,有16项属全国先行先试,在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方面,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后,大鹏新区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对标梳理,对启动实施的重点改革任务进行完善和提升。2017年年初,大鹏新区印发实施《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其中,结合大鹏实际,对标国家总体改革方案,新增“建立自然岸线保护制度”“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探索大鹏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创新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机制”“构建珍稀野生植物保护与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等6项改革任务。同时,大鹏新区明确各项改革任务的阶段性目标和完成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目前,40项改革任务总体推进顺利,其中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4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等10项改革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果。

有了先发优势的大鹏在将改革工作做细做实的过程中赢得了时间。常规动作要做好,更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在2015年已构建的大鹏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体系框架和技术方法基础上,积极对接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创新性构建了2016年资源环境承载力定期评价体系。在指标选择上更关注资源环境主体,并在最终集成指标评定时统一纳入经济因素,不再以“人均”的概念为承载力考量;单独将海域评价列出,并与陆域评价在复合后形成“复合指标”,更加符合大鹏新区海陆面积相当的现状,对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予以足够的重视。2017年年底,将完成新区2016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数据采集和评价工作,这标志着大鹏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机制构建工作。

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体系框架和技术方法一样,大鹏新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在向国内外取经的同时,结合实际,通过科学方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与标准值,并明确大鹏新区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分级标准划分方法,设置符合大鹏新区实际的指数分级标准,同时将突发环境事件、环境生态破坏事件和节能减排不达标作为限制性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约束。2014~2016年,大鹏新区已经连续三年应用此评价体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其中,2016年度大鹏新区生态文明综合指数(DPI)86.46分,表明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处于优等(生态文明综合指数(DPI)≥80),指标得分较2014年(80.29分)、2015年(85.35分)逐年提升。

先行先试,循序渐进

大鹏特色重点改革举措有超前有渐进:有4个改革项目已经落地,还有10个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国首个,全国率先,全国首例……这些亮眼的词语频繁出现在大鹏新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结汇报会上和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上。

2016年底,大鹏新区推出全国首张“编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运用已构建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对林地等10项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核算得出新区2015年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为280.22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445.80亿元,编制了新区2015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以实物量为基础,价值评价为核心的完整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负债表编制体系、核算技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这为全面实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环境责任追究赔偿等生态文明改革举措提供了数据基础,为领导干部建立生态文明政绩观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衡量标准。目前,2016年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采集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核算工作。

大鹏新区建立了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和环保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并于2016年完成了对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局、经济服务局原主要领导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相关做法得到国家审计署、广东省审计厅充分肯定,相关审计案例入选全市审计优秀案例。此项制度成为全国首例针对领导干部颁布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履职情况制定的任期生态审计制度。

按照“用一个指数体现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思路,客观、全面衡量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发展状况,筛选出七大类共计42项指标,率先构建全国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筹集渠道,推动设立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致力于公开资助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优质公益项目和活动。2017 年 8 月 28 日,基金在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上正式揭牌,通过采用国内首创的“慈善信托+公募基金”的模式,它将有效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广泛发动全社会资源参与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基金将于2017年年底前正式运作,成为全国首家由政府委托慈善机构受托的慈善信托,以及首个由社会捐赠的专项基金和慈善信托两部分组成的公益基金,将打造成为“社会化参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亮点和品牌”。

除了这些领跑全国的改革工作外,大鹏新区还有10项改革任务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探索全域旅游建设模式,打造城区综合生态廊道体系,创新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机制,探索实施生态治河新模式等。

大鹏已经画出下一阶段实施重点改革的路线图:聚焦关键环节,针对大气、水体、土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思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坚持大鹏特色,继续深化生态资源综合执法、生态补偿、生态审计等改革项目,打造改革特色品牌,即推进“建立自然岸线保护制度”“探索大鹏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构建珍稀野生植物保护与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等改革任务。

重点突破,系统集成

改革举措有突破有延续:有些改革实现了质的突破,有些则是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的继续

按照“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思路,大鹏新区充分利用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区的优势,积极探索生态环保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生态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局。

首先,整合执法资源,实现“1+1>2”。整合生态环保、水务、林业、规划土地、海洋渔业等领域行政执法职能和机构,有效解决了生态环保执法领域多头管理问题,构建了对“山水林湖田”统一保护的执法体制。

其次,实施管罚分离,促进监管规范化。将相关行政执法权与原单位行政审批剥离,有效避免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引发的执法不公和廉政风险等问题,形成了行政执法与行政管理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再次,打造专业队伍,推动执法精细化。在综合执法体制“大改革”基础上,不断探索专业执法体制“小改革”,在全市率先撤销街道环保所,打破街道行政区划,整合基层执法力量组建3个专业执法中队,分别负责工业污染源、第三产业污染源、水务林业及建筑工地执法,不断推动生态环保执法精细化。2016年以来,高效查处了污染源不清、海岸带污染等以往易引发执法管辖争议的案件超过100宗。

深圳市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对大鹏半岛原村民实施货币化生态补偿政策,通过10年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5.3亿元,直接受惠原村民16652人。同时,大鹏新区不断完善大鹏半岛原村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研究原村民生态监管和补偿模式,强化社区的生态监管责任,进一步调动社区和原村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大鹏新区对生态补偿政策先行先试的探索和实践领跑全国,2016年7月,环境保护部组织中央主流各大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为实现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新区规土部门整理并深入解读国家、试点地区及深圳市相关文件,以2015年底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对大鹏新区内湿地资源中的水资源进行分类,开展滩涂资源图斑和水资源图斑分类工作,初步建立滩涂资源、水资源图层和数据库,编制完成了《大鹏半岛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大鹏半岛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建库技术方案》《大鹏半岛自然资源之水资源空间数据分类建库报告》。逐步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罢了。”实现突破性进展固然值得称赞,仅是以往工作上的持续发力也值得肯定。

对于短期内难以见效需要持续发力的改革项目,大鹏新区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加大生态环境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节地节水节材项目和企业的政策扶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环境监测市场化,推进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市场化。

同时,新区不断创新生态文明社会参与机制,打造特色生态创建活动品牌。培育和引入有效生态环保类社会组织11家,组建党员环保志愿者队伍100多支,每年组织群众参与沙滩清理等环保公益活动300余场次。环保社会组织、志愿者在“杨梅坑珊瑚盗采”“抹香鲸救助”等社会热点环保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潜爱大鹏”珊瑚保育活动品牌,拥有来自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泰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在册义工超千人,形成了海洋资源保护的强大社会力量。此组织通过自愿捐种、“领养珊瑚宝宝”等形式,成功种植珊瑚苗9600余株,在海底培育出成片人工“森林”,有效提升海域海洋生物密度和多样性。大鹏新区“潜爱大鹏”珊瑚保育站被评为“国家海洋意识教育示范基地”。

分工协作,凝聚合力

改革推进有合作有分工:每个改革事项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同时,又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

大鹏新区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列为“一把手”工程,由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挂点领办,定期召开新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每月听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和督办改革推进中的问题。特别是2017年,新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4次会议专题研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成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办公室,配备人员专职负责相关工作,同时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工作纳入新区督办事项。

《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中明确了每项改革任务的责任单位。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任务既需要牵头单位的积极主动,也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新区改革办定期组织重点改革项目督查指导、专家评议、第三方评估等,多维度督促各项改革任务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将改革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确保落地见效。

新区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局承担了较多的改革项目,在40项中承担了8项。同时,每个政府组成部门都分别承担了相应的角色。比如,规土部门承担了“健全大鹏半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审计部门承担了“离任生态审计和环保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的改革,海洋部门承担了“探索建立湾区海岸带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有明确分工更需要紧密配合。大鹏新区政法部门负责完善生态环保监管司法保障机制。改革要求结合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试点改革,探索设立大鹏半岛生态环保法庭,明确集中专属管辖范围,创新生态资产保全、环境损害专业评估、公益法律援助、举证责任倒置等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根据最新消息,深圳市中院已就大鹏新区设立生态环保法庭事项向省高院及最高院环保资源审判庭汇报,并将按照相关规定逐级报批。

改革永远在路上。9月26日,大鹏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勇受邀到浦东干部学院作专题报告,结合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大鹏模式”带入课堂,向全国范围推广。同时,李勇要求各相关单位按照各自的任务,创新工作方法,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工作。他认为,生态文明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关键性问题深入研究改革任务。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奋发拼搏的干部职工群众,历年来打下的良好基础条件,大鹏新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多种优势。如何继续保持优势,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标兵?王京东要求,全区上下要切实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内生动力;要敢于直面问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性成果;要不断完善改革工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刘晶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